關於來自東藏康區類烏齊寺的金剛持明–帕秋達隆瑪塘之轉世故事如下。眾生之所依、三界之怙主,帕秋仁波切是諸佛密意、光明法教、秘密主,金剛手菩薩之化身,同時也是佛陀聖弟子阿難陀尊者、蓮花生大師之二十五弟子喇榮帕吉多杰(Lhalung
Palgyi Dorje)與大成就者惹惹瓊多杰札巴(Rechung Dorje Drakpa)的化身。
第一世帕秋仁波切
第一世帕秋仁波切以度化眾生之各種需要吉祥地化現於類烏齊寺中之第十三任法座持有者,全名扎西旺嘉昂旺達巴當秋彭措(Tashi Wangyal Ngawang Drakpa Damcho Puntsok)。他於藏曆第十二繞迥之地龍年(西元1688年),出生於藏地歷史悠久六大家族之一達隆嘎孜家族。他出生時即能說出六字真言,並憶起許多生世以前的故事; 日夜均有眾多空行母與護法圍繞其身旁守護。仁波切一生嚴守獨自閉關多年進行本尊依法與成就法,最終修得親見彌勒佛之佛果。已證得殊勝悉地的仁波切乃是一位於慈悲、智慧與力量均臻至無上功德的偉大成就者。
第一世帕秋仁波切由第七世達賴喇嘛–嘉華格桑嘉措授予特别榮譽,並受雍正皇帝以金冊金印御封為諾門罕稱號,賜予勝璽,舆,華蓋,与該金冊以藏、漢、蒙三種文字記載。
仁波切在類烏齊主寺的經堂裡塑立了十六阿羅漢佛像、蓮師八變像,以及其他種種代表佛陀身語意的吉祥物。在以其廣大的神通力下成就對眾生、法教無盡利益後,仁波切於三十六歲進入光明涅槃。
第二世帕秋仁波切
第二世帕秋仁波切,扎西達巴嘉稱(Tashi Drakpa Gyaltsen)出生於倫波氏裡的洛達修美盧彭佑(Lho Dasho Meru Ponyo)家族,並轉世為類烏齊寺的第十五任法座持有者。在被確認為前世帕秋仁波切之轉世靈童後,仁波切於五歲時被帶到揚貢,在那裡他對於屬於自己前世的物品皆能一一指認。並且在進入到主寺的大殿時,仁波切對於前世所安立的佛像也能立即指認,並開口說出「這些是我所塑立的!」對於閱讀和寫作等能力,仁波切均能學習無礙;並在極早的時候,仁波切就能觀視自身本尊並親見諸佛菩薩、空行母與護法。
仁波切從瑪塘的轉世宜欣聽列確竹(Yizhin Trinley Chokdrub)杰仲仁欽喜饒(Jedrung Rinchen Sherab)處受戒為僧。他也從这兩位大師處習得傳承的能熟灌頂法教與甚深解脫法。
仁波切在其師杰仲仁波切圓寂後接任揚貢寺的法座持有者,並對寺內僧團建立了嚴格的戒律。他在類烏齊主寺內監工了新的彌勒佛佛像、八大菩薩像、蓮師與其他菩薩的佛像的製造工程。仁波切以佛語之化身,為佛陀教法的總集–甘珠爾做了重新演繹,並修復了僧團的寮房。
這一世的帕秋仁波切受到藏漢兩地政要和有力人士的高度尊重,但他卻無有偏見、一視同仁地關心每位眾生,並想辦法以佛法幫助他們。仁波切透過他不竭的四種事業廣揚佛法的精神與實踐,幫助引導僧俗大眾樹立實踐十善行之的喜悅。眾所公認,第二世帕秋仁波切為類烏齊寺所建立出的嚴格紀律與修道精神,直到帕秋吉天旺秋(Phakchok Jigten Wangchuk)都無人能出其右。
仁波切也為藏地眾多寺院提供資助與協助,範圍廣及前藏、後藏與康區。對於那些由直貢、達隆、岡倉、竹巴傳承所認證的寺院法台上師,仁波切均付予崇敬與供養,對於貧窮人家的幫助,更是不遺餘力。仁波切的一生展現了良善的風範,他在六十二歲時以各種瑞相進入涅槃。
第三世帕秋仁波切
第三世帕秋仁波切為瓊英倫祝(Choying Lhundrub),類烏齊寺的第十七任法座持有者。仁波切於藏曆第十三繞迥出生在貝千噶祝(Bechen Khardru)家族裡,經由拉薩官方卜卦認證為前世帕秋仁波切轉世。透過喚醒前世修行印記,僅依一次口頭教授,仁波切就能直接了悟法教之一切內外含意並成為一位偉大的學者。仁波切是一位恪遵戒律的高僧,其證悟心續完全被利生、慈悲與菩提心所調服,即能任運無礙地展現其事業力。仁波切對於金剛乘的生起與圓滿次第禪定修持亦了然於心、確實掌握心要,進而成為一位偉大的成就者,其證悟身語意之無量功德即使是一小部分都難以衡量。對普羅大眾而言,聖賢的證悟經驗是如此難以體會,若以一般字句描述就是仁波切已證得親見本尊面容不可思議之淨觀力。
仁波切在六十歲的時前往中藏拉薩覲見達賴喇嘛,向尊者頂禮獻供,並在達隆雅塘停留約三個月的時間。在那段時間,他從杰塘巴(Je Tangpa)處領受了大量的教法,如桑杰翁(Sangye Wön),仁炯玾札(Rinchung Gyatsa)儀軌的完整口傳與總集教導,以及吉祥護法的精要灌頂與闡述。
從很年輕的時候起,仁波切就擅長給予大眾極佳的灌頂與法教開示。此外,他在寺院裡建立了無數代表佛陀身語意的所依物,例如在寺院裡新建的覺沃佛雕像,即被視為與拉薩大昭寺裡的覺沃佛像無二無別。仁波切透過廣泛而無間斷地轉動法輪,令有幸領受法教的弟子們得以調服自心、修行成熟,最終能獲致解脫。
因此,他成為一位具備學識、真誠和崇高心識功德的偉大上師,藉由其功德他完成了弘法與利生的使命。仁波切於西元1829年藏曆地牛年將法体融入法界。
第四世帕秋仁波切
第四任帕秋仁波切為仁欽倫祝達巴昆謝尼瑪(Rinchen Lhundrub Drakpa Kunsel Nyima),類烏齊寺的第十九任法座持有者,於藏曆鐵馬年(西元1830年)出生在昌都的朗闊隆加宗(Rongko Longa Dzom)家族,經由官方占卜確認為帕秋仁波切轉世。仁波切於許多偉大上師座前習得關於經部、續部以及其他佛學典籍之學識,並從聖尊主滇培尼瑪(Tenpey Nyima)處領受達隆傳承古老教法–達隆四嚴藏(Taklung’s Four Jewels of Profound Dharma)之全部成熟和解脫法教與口傳,無有例外。仁波切並成為了傳承教主。
仁波切一生專修彌勒佛之依法與成就法,親見本尊,擁有不可思議的淨觀能力,因而成為一位偉大的班智達與成就者。仁波切塑立了許多佛陀身語意之所依,而其證悟事業如赋予灌頂與教授 使佛法廣泛弘揚廣傳。在達隆雅塘,仁波切將達隆噶舉的古老傳承法教,諸如能熟及解脫灌頂、口傳與如意寶的教示一一傳授予其全知的滇培尼瑪(Tenpey Nyima),瑪楚格列南嘉(Matrul Geleg Namgyal)之轉世祖古。
仁波切在拉薩獲賜諾門罕稱號,直到圓寂以前仁波切均致力於以出入世之道弘揚佛法與利益眾生。
第五世帕秋仁波切
第五世帕秋仁波切為昂旺昆噶南嘉(Ngawang Kunga Namgyal),類烏齊寺第二十一任法座持有者,於藏曆水牛年(西元1913年)出生於雪朵波嘎(Sedor Bongkar)家族。仁波切在陞座後便在許多導師和上師坐下學習如大海般深奧的顯密法教,尤其是雅塘的瑪楚格列南嘉(Matrul Geleg Namgyal)和在類烏齊的大成就者。在完成其學識訓練後仁波切不僅博学,他也對傳承法教成就真實了證力。
憑藉其卓越的智慧、慈悲、力量與善巧的方便,仁波切使類烏齊地區的僧俗二眾均能領受極大的加持力並受益匪淺。
仁波切後來去到拉薩,在布達拉宮第十三世達賴喇嘛會面時被授予與前世相同的的稱位。在利益無數的眾生與弘揚佛法之後,仁波切進入涅槃。荼毗火化後,仁波切的顱骨完好存在,荼毗時輕煙繚繞,花雨驟降,種種瑞相被視為仁波切一生奇妙、歡喜與虔信的象徵。
第六世帕秋仁波切
第六世帕秋仁波切
第六世帕秋仁波切轉世為類烏齊寺第二十二任法座持有者昂旺吉美達巴圖滇南嘉(Ngawang Jigmey Drakpa Tubten Namgyal),出生於與前世同一個雪朵波嘎家族內,並在揚貢寺陞座。仁波切從百聖尊之主杰仲聽列蔣沛炯內(Jedrung Trinley Jampey Jungney)與許多其他大師處完成了經典和密續的休學次第。尤其,仁波切從其大師們獲得達隆傳承無與倫比的能熟灌頂法教與甚深解脫法之所有。仁波切花很長的時間閉關修習,並使其成就達眾上師之巔。
他能親見諸如瑪吉拉準等聖尊的面容,並受其加持護佑。即使他本身對於淨觀已能掌握無礙,但因體認上師之心意深不可測,他甚至連最絲微的法教都不曾對外透露。因菩提心已完全地在其心續之流開展,仁波切待人如此平等,無有親疏、高低之別,即便遭受無禮對待,也沒有絲毫氣餒;如天空一般,其寬大、廣闊,仁波切的佛行事業則是無與倫比。
特別是在藏曆水龍年(西元1952年),仁波切邀請了嘎陀的定津達巴(Tendzin Drakpa),又稱為貝瑪讓卓(Pema Rangdrol),一位擁有智慧、正直和高尚三重功德的大師,為達隆與竹巴噶舉開創一個新的高等佛學院。仁波切在阿覺(Achog)設立了一個新的禪修中心,並在類烏齊塑立了無數代表佛陀身語意的所依物,並修復了許多老舊房子等等,種種善行為類烏齊地區做了許多事情。最後,儅中國共產黨掌控了西藏地區而尊者的法教完全被淹沒之時,仁波切於1979年藏曆地羊年,在西藏昌都承受其拘禁者的極大磨難下,其色身融入法界。
以上傳承轉世由類烏齊協會為了慶祝吉隆坡噶林寺(Ka-Nying Ling)十週年所發行之出版品所撰寫,並根據第四世慈克秋林仁波切的心願,由艾瑞克貝瑪坤桑(Erik Pema Kunsang)於2000年2月在噶寧謝竹寺翻譯,並由拉些洛紮哇翻譯與出版學會(Lhasey Lotsawa Translations&Publications)於2011年12月進行補充和編輯。